百鸟归巢,执着的奋斗者
人才,是工程管理型公司的核心竞争力。中电投工程公司的奋斗者,打得了胜仗,吃得了苦,用勤劳的双手和坚强的意志创造出让历史铭记的奇迹。
“金牌团队”,强将配强兵。在西宁项目部组建初期,中电投工程公司就考虑到项目的实际情况,从千人队伍中挑选了富有经验的优秀人才组建队伍。这千人之中,90%的员工以上拥有高等教育及以上学历,35%以上拥有工程类注册职业资格。尤为可贵的是,公司拥有80多位有过60万千瓦以上火电项目管理经验的职业经理人,其中包括一批屡获国家级奖项的金牌经理人。
完善的人才队伍建设和强大的人才储备为西宁项目部组建了一支名副其实的“金牌团队”。他们中的大部分人都具有总承包管理经验,不少人参与过60万以及百万级火电机组的建设管理。即使是项目部里的年轻人,比如安工部主任助理曾庭,虽是2011年毕业的“小鲜肉”,也经历过山西神头项目2台66万千瓦机组、蒙东霍林河循环经济示范工程2台35万千瓦机组的历练。
“高原之家”,温暖你我他。长期在高原工作,对员工的身心都会造成一定的影响。为了保护员工的身体健康,也为了保证员工在现场良好的工作状态,中电投工程公司想了很多办法。西宁项目部根据高原缺氧可能发生的病症编写了《高原缺氧专项应急预案》,配备高原专用药品做好医疗防护,有针对性地搭配适合高原地区的伙食增强员工身体素质。在现场广泛普及高原生活知识,提升现场人员个人防护能力。联合参建单位组织开展低负荷联谊比赛、知识竞赛等团队活动,缓解现场人员因高原不适的烦躁情绪,营造和谐环境。为保护、关爱员工,还加大了现场人员与平原项目人员的流动。
“奋斗之师”,激情加真情。坚持,靠着不断改善的物质环境,更靠着艰苦奋斗的意志品质和甘于奉献的敬业精神。西宁项目部很多员工都是横跨大半个中国到现场工作,一待就是一年,甚至更长。项目部总经理王武,在接手项目的近两年时间里,回家总时间不超过10天。“媳妇说我家务事做得比她还好,就是轻易不出手。”言语间,满含的是对家人深深的愧疚。亢晓瑞,西宁项目部为数不多的女同志,也是中电投工。 程公司首届档案职业技能大赛一等奖获得者。当她看到施工单位资料、档案力量薄弱时,主动请缨在孩子刚出生几个月时就回到现场投身工作,毫无保留地把经验传授给施工单位人员,被称为项目部“最美妈妈”。锅炉专工万岩,一名在西宁现场上坚持了3年多的老同志,虽然没有过多突出的业绩,却是团队中不可或缺的中坚力量。在西宁,类似的故事还有很多,这些高原上的勇士们用坚韧的步伐丈量着青藏高原的寸寸厚土,用无悔的付出换来了西宁项目的无限精彩。
青海湖边,凤凰涅槃,梦想变成了现实。2015年12月30日、2016年3月9日,西宁项目先后完成了1号机组和2号机组的168小时试运行,圆满完成了工程的总承包建设管理工作。环顾按照“国优”标准打造出的西宁项目,主厂房A排及侧煤仓柱清水混凝土棱角分明,圆角过渡自然,空冷塔X柱内实外光、色泽均匀,柱面平整光滑,观感良好,1号、2号锅炉受热面组合焊接工艺情况良好,焊接质量受控,输煤栈桥钢结构制作安装规范,热控盘柜接线外表工艺美观……一股自豪感在中电投工程公司员工心中油然而生。为建设好这项优化青海电网电源结构的重要工程,他们协同作战、齐心协力,用行动完美演绎了“你的托付,我们全力以赴”的承诺,为大美青海献上了最好的礼物。
傍晚时分,西宁项目现场宁静而安详。站在电厂对面的山头,远眺现场高耸入云的烟囱、光洁圆润的间接空冷塔、明亮整洁的汽机房和锅炉,在晚霞中犹如一只张开翅膀翱翔的“火凤凰”,显得特别迷人,它们和远处的皑皑雪山一起,共同守护着这一方净土。而中电投工程公司的勇士们,很快又将带上行囊奔赴新的战场。这一次,也许是在荒芜人烟的大山深处,也许是在寒冬腊月的塞外边疆,也许是在浪沙滚滚的戈壁滩,哪里有需要,哪里就会有他们的身影。
鱼逆流而上,不损其鳞;鸟逆风而翔,全用其羽。历经西宁项目洗礼的中电投工程公司员工,坚毅的脸庞上闪烁着更加自信的光芒。下一个五年,他们的目标是要成为具有电力工程设计、建设、运维等全产业链、全寿期服务能力,国内一流、国际上有一定影响力的综合性电站服务商。壮志在胸,梦在远方,展翅飞翔必将迎来更广阔的天空!